哔哩哔哩
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虽然清朝初年也曾出现过盛世,但相比于这些盛世光辉,人们记忆更加深刻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遭受的苦难和外敌的入侵。
清朝末年,整个封建社会风雨飘摇,与此同时,国内因为繁重的徭役和赋税百姓难以生存,各地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农民起义,而为了应对这些起义,清政府只能同意各地自行成立地方武装进行对抗,而在镇压的过程中,还发生了一些令后人也津津乐道的事情。
(资料图片)
一、起义军声势浩大,接连丢失重镇
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,受到各地农民的大力支持,起义军人数迅速增加,在短短的几个月就达到了几十万人,声势浩大,接连对州县发起了进攻。
反观清朝的军队,虽然装备精良,但军队中很多士兵长期吸食鸦片,瘦弱无力,整体实力非常弱。
这些士兵常年与外国势力作战,早已有了厌战的情绪。
面对士气高涨的起义军,这些守备军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打败了,甚至有些地区的守备军直接开城投降,这令清政府非常地气愤。
连战连捷的太平天国乘胜追击,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。
对此,清政府也曾挣扎过,他们派出了曾国藩为主将对抗太平天国。
可惜太平天国中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,他们善于发挥起义军的优势,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,其中以陈玉成和李秀成最为突出,他们也是阻击曾国藩的主要力量。
1861年,陈玉成率领起义军大范围牵制曾国藩的部队,双方激战许久却难以分出胜负。
看似双方实力旗鼓相当,但这一切都是陈玉成与李秀成设计好的,在这场计谋中,陈玉成负责牵制清军主力,而李秀成则趁着清军来不及回防,顺势攻打苏州城。
由于没有支援,守备力量又非常有限,苏州很快就被攻陷了。守备军弃城逃往杭州,李秀成顺势追击,连带将杭州也一并攻陷。
取得了重大战果的太平天国士气高涨,将战果通告全国,这令清政府非常地气愤,决心派遣重兵收复苏杭。
当时,主将曾国藩认为此时太平天国刚刚取得大胜,士气正高,同时苏杭二城又是重镇,易守难攻,此时进攻非常不明智,但李鸿章认为此时太平天国属于骄兵,出兵攻打获胜的概率很大。
彼时,慈禧急于收复失地,挽回面子,于是就派遣李鸿章出兵收复苏杭二地。
二、许以重诺,策反敌将
李鸿章南下之后并没有急于出兵攻打,而是派人先了解了此时苏州和杭州的守备力量,特别是将领的资料。
在了解了太平天国的守备力量后,李鸿章向英国人戈登借了西洋火器和战船,并将苏州和杭州周边的州县全部攻陷,使这两座城市成为了孤城。
在进行了几次交锋之后,虽然李秀成的部队损失惨重,撤离了苏州,但李鸿章也有不小的损失,为了减少损失,李鸿章停止了进攻,转而准备招安这些守备将领。
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大都来自农民阶层,本身没有太高的文化,也没有政治手段,当李鸿章提出要谈判,请他们一起午餐时,他们以为李鸿章是想要议和,并没有拒绝。
对于计划的顺利,李鸿章非常高兴,也在积极地谋划下一步。
当日,李鸿章准备了饭菜,与他们共坐一桌,开始向守城的8位大将许以高官厚禄,希望他们能投降,没想到其中的7人被眼前的利益诱惑,表示愿意投降,而剩余的1人在7人联手下被杀死。
此后,李鸿章拿出了准备好的官服和银钱,正在剩下几人贪婪地想要将这些装进自己的口袋时,意外发生了,埋伏在四周的兵士便将他们团团围住,悉数斩杀。
三、兵不血刃,收复失地
就这样,李鸿章利用守城将领的贪婪心理设计将8大守城尽数处决。
彼时,苏州城内只有守城士兵,没有指挥的将领,他们就像一盘散沙,在李鸿章看来丝毫没有威胁。
后来,在英国人的火器支持下,李鸿章在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,兵不血刃地收复了苏州城。
与此同时,杭州守军得知苏州被攻破,出兵攻打,被打得狼狈不堪,残余部队放弃了杭州城直接逃往南方的根据地。
李鸿章顺势收复了杭州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,沿途追赶逃跑的部队,并趁势攻占被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,一直打到了上海以南才停下来。
此次征战收复了南方大片地区,对太平天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。
正所谓,自古不能忠贞之人终将遭受恶果。
筷子还没动,8大将人头却落地实在让人唏嘘不已,但细究起来,或许早已定数,毕竟这个错误十分明显,若他们没有错信李鸿章,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。
太平天国的守城将领被李鸿章几句承诺就轻易相信,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,也将太平天国长久以来的战果拱手让人,所有努力都毁于一旦,不仅仅是可惜,更多的是太平天国内部将领能力参差不齐的一种无奈的表现。
这也是太平天国最终内部瓦解的重要原因。
其实,自古以来卖主求荣这种事一直都是大忌,如若不是有极为强大的靠山,很少有好下场的。
为了利益能卖主一次,就会有无数次,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。
常言道,兵者,诡道也。
两军交战各种计谋层出不穷,身为大将又怎能轻易相信敌军的许诺。
无论历史还是演义,从古至今都告诫我们要忠君爱国,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,这才是中华儿女该有的气节。
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,顺便关注天天,关注天天不易走偏,人均寿百,年入千万